杂志总页数:68
页码范围:24-28
出版时间:1989年第12期 总第24期
文章作者:□筱园
文章编辑:
栏    目:留学生活

无尽的爱
——记北京大学泰国留学生徐年

“我庆幸自己,一个海外赤子找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宿愿——拥有伟大文明的祖国。”这是徐年发表在泰国《星暹日报》上〈长城游记〉里的一段话。的确,同她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深切地感到,徐年是用她整个身心眷恋着祖国的。……

       (一)

她出生于泰国,但从小就知道,中国才是她的父母之邦。在数不尽的星空下,她常依偎在祖父的怀抱里,听他用铭心刻骨的乡音娓娓讲述中国的故事。每当接到伯父寄自中国的信件,爷爷总要把她拉到怀里,指着信纸上的中文一字一字地念给她听,动情地说:“好孩子,等有机会,爷爷带你回中国去学中文。”她便抢过信,睁大眼睛地看着。

上学了。每当老师讲述中国的历史或名胜古迹时,便仿佛有一丝清爽的和风从祖国吹来,令她心旷神怡,陷入无边的遐想,恨不得马上亲睹一下祖国的真面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也与日俱增,每每仰望飘动的白云,总是情不自禁地对白云下面的土地寄予火热的祝愿。她在一首诗中写道:

拾一片绚丽的贝壳,

抛进翻滚的浪花里;

待夕阳的霞光在海面上消逝,

我踌躇着——

谁能知道我的思念?

踏着自己孤寂的身影,

默数着单调的足迹;

走在撒满银辉的月光里,

我徘徊着——

谁能知道我的思念?

失去的幻梦已无处找寻,

静水般的心情已难激起波澜,

听木屐声消逝在街心中

我沉思着——

谁能知道我的思念?

我踌蹰着

我徘徊着

我凝视着

我沉思着

又一个周末的黄昏过去了,

谁能知道我的思念?

语文课上,老师给她们讲《愚公移山》。作者通过这则寓言故事,表现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和坚强意志。当讲授完朱自清的《匆匆》后,徐年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写道:“文章用自然的发展规律来衬托出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明确地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很快,一过去就不会再回来,我们要懂得爱惜光阴,抓紧时间,及时用功。”在文章的末尾,她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匆匆,太匆匆,春去秋来又到冬;潮来潮去无止休。匆匆,太匆匆,年华不为少年留,转眼几度夕阳红。”

学生时代的难忘生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以它的博大精深,在徐年幼小的心灵中悄悄地扎下了根。

中学毕业后,她进入一所华文学校任教,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倾注给自己的学生。

为了培养华侨后代热爱祖国的感情,她和其他老师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寓教于乐。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她帮助排练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刀舞》和《奔驰在千里草原上》等节目和依据中国寓言《东郭先生》改编的舞蹈。成功的表演使全场掌声雷动。一位老华侨激动地上台说:“哇!你们这些孩子从小生长在泰国,真料不到能演得这么逼真,这么威风,太有本领了,太令人佩服了,来!来!来!大家来照张像。我要跟英勇的战士们留影。”

         (二)

1975年,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从此,在徐年的生活道路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访的代表团越来越多,作为华文教员,她时常应邀接待来自中国的客人。这一切催发着她心中的那缕恋乡之情。

1984年的秋天,中国陕西木偶剧团来到泰国的春府,进行友好访问并义演,演出开始,高超的表演技艺,引人入胜的舞台布景,变化的灯光,悦耳的音乐,相互协调达到极高的水平,受到春府观众极热烈的欢迎。

谁料,9月1日晚,剧场突然发生火灾,烧毁了控制电器柜。台上彩灯、七幅美丽的大布景以及大银幕、台布等,毁于一旦。面对这严峻的局面,木偶团艺术指导齐世鑫先生坚定地对大家说:“要演出,一定要很快的恢复演出,无论面临如何艰难困苦。不然的话,我们怎能对得起春府人民对我们的热望呢?”全团总动员,在泰国友人的全力支持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解决了设备问题。作为陪团翻译的徐年小姐,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哎!徐年,后边画画的地方需要人翻译,快去吧。唔!徐年,翻译好了,快回来,我们买鱼网去。”

“喂!小徐,木偶的一些服装又脏又湿,我必须给它换上新装,你给我想办法快点准备缝纫机、剪刀熨斗,我现在要跟丘先生上街买布料去,回来就要用啊!”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经过两天一夜的奋战,废寝忘食的结果——木偶戏,终于在9月3号8点与观众见面了。当晚,戏院里黑压压的一片,座无虚席,台上精彩的节目,台下热情的观众,戏院里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为了表达对徐年小姐的感激之情,陕西木偶剧团写了几首诗,其中一首写道:

首次访泰非寻常,

演出春府识姑娘。

欢乐声中天降祸,

双方努力仍呈祥。

期待千金中华往,

重逢吾女叙衷肠。

亲手制品赠小徐,

中泰友谊万年长。

中泰两国的友情深深感染了徐年,她想写下来,寄给当地的华文报纸。可落笔时,却只剩下一些平淡的叙述、枯燥的报道。心中那种亲切的感情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她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了。没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又怎么能胜任传递中泰人民友谊的使命呢?多年朦胧的向往终于明晰了,要学好中文,要到中国去学习中文。

在中国侨办的帮助下,她终于来到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开始了紧张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并且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学业。

在北京紧张的学习期间,她抽空参观了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北京大学。她在日记中描述到:“北大那古色古香的西校门,象征着它神秘而悠久的过去;那现代气派的南校门,则又显示了年轻、朝气蓬勃的今天。未名湖畔、葱郁的春色、图书馆里默默苦读的学生,都给我以极深的印象。要学中文,就要上这样的学校!因为这里不仅藏有中国古老文明的过去,还为中国现代化的光明前途造就人才。”

回国后,她更加努力自修中文,为实现这一理想苦战了两年多。最终,愿望实现了,她成为北大的一员!

        (三)

刚到北大时,她不能全听懂老师讲的课,笔记记得非常凌乱,一节课下来,很是着急,转身向中国同学请教,她们总是热情相帮,或者将笔记本拿出来,或者帮助整理笔记。记得有位同学热情地拿出自己的本子说:“你先拿去看看吧。”她那整齐、清楚的笔记上,还注满自己的见解。徐年对她表示羡慕,她微微一笑说:“我是学本国语,你是学外语呀!”象这样的理解和帮助,每个留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留学生到教室一般较晚,中国同学总是热情地说:“坐到前面来吧,录音效果好。”这以后,第一排的座位总是为留学生空着的。徐年就是在这种充满理解和温暖的气氛中摄取中华文化的。

清晨,东方刚露出一线曙色,平静的未名湖尚未醒来,北大的学生们已经开始一天的紧张学习生活了,在未名湖畔或绿树丛中,处处可以听到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中午,沸腾的校园暂时平静下来,但有一些角落,仍不平静。在几个教学楼外面,站满了等待开门的同学。下午一点半,大门一开,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奔向各个教室。入夜,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座无虚席。这里没有任何交谈,只有专心的探求,知识的海浪无声地沸腾,思索的双浆在知识的海洋上前进。他们潜心攻读,勤奋写作,采撷着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累累硕果。为建设祖国而秣马厉兵。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从未感到生活这样紧张、充实。为了准备论文资料,她不辞劳累在图书馆爬上爬下地寻找,坐在图书馆里苦读思索。当她看到老师写下的评语:“写得很认真,理解和欣赏能力都不错,文字也相当流畅……”时,所有的疲劳顿时消失。

风光旖旎的燕园里,荟萃了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名留学生,这些不同肤色的莘莘学子,与中国同学亲如兄弟姐妹,共聚一堂,一起接受中国老师们的精心教育和悉心培养。

早在泰国时,她就曾听说,中国教师生活很艰苦。到北大后,才算亲眼目睹了老师们艰苦奋斗的情景。当她第一次走进一座昏暗的大楼,穿过堆满旧家俱的楼道,在一扇油漆脱落的房门上找到老师留下的地址,真不敢相信,老师那一篇篇有声有色的讲义是在这充满煤油味的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她动情地说:“老师的屋内除了一张朴素的木床外,几乎到处堆满了书。老师就座在两个大书架夹着的“小峡谷”里,大桌上放满了书。台灯前,摊着一大叠子正在批改的作业,旁边还放半碗面条。这难道就是老师的午餐?”

“老师,对不起,打扰您了。”

“没关系,唉!太忙了,午饭都忘吃了。”

“老师,您常常吃面条吗?”

“唔!面条比较方便,凑合吃,可挤出点时间,也好,还能减减肥呢。”老师大概见她皱着眉头,幽默地说出一席话后,便抽出那篇批改好的作业:“写得很认真,文字也很流畅。”边说,边一一分析起来,她终于明白鲁迅先生说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在老师身上,她看到了身为中华民族脊梁的知识分子的献身精神。

北京电视台举办了“在京外国留学生‘中国通’电视大赛”为了使北大代表队能夺冠,“留办”的老师们四处奔波,为她们收集很多资料并利用午休时间为她们辅导。课堂里不时传出师生互问互答的笑声:

“长城有多长?”

“六千七百公里。”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一年发射的?”

“一九七〇年四月二十四日。”

“请背出李白的一首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请说出两种北京的风味小吃。”

“麻花、年糕。”

“狗撵鸭子的歇后语是……?”

“呱呱叫。”

……

正是这优美良好的环境,诲人不倦的老师,牵动她那颗敏感的爱国之心。在北大校园的“三角地”,她注意到,那里集中了书店、商店、邮局等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立在那里的一排铁皮布告栏,往往透露着北大校园的最新思潮和动态,成为小小的信息中心。

1986年,她刚来北大时,这里贴满了诸如某学者主讲尼采哲学,某诗派代表诗人举办新诗朗诵会;某作家在大礼堂谈当代争鸣小说等等。第二年布告栏上满是气功班、拳击班、吉他班、舞会、录像海报一类的东西。第三年布告栏上的内容又变了样,诸如:明信片、挂历,新颖别致,批发零售,绝对优惠;新到一批空白磁带,凡购买三盘以上者,赠畅销书一本。”等等。她感叹到:“好一块五彩缤纷的商业广告园地呀!我仿佛置身于繁华嘈杂的曼谷唐人街了。我不由感到凄然和茫然。这好像不是我所向往的燕园。”

从北大“三角地”的变化,她似乎感到了北大一些同学心理的趋向。

“三角地”的现象引起了她的深思:一个教育不发达的民族,怎么能实现“四化”呢?一个文化低的国家经济怎么能腾飞呢?作为一个外籍华裔学生,她心中感到忧虑。

在北京友谊商店附近的秀水东街,她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常聚集在那里。那里的衣服样式新颖,适合外国青年人穿。最让人满意的是那里的售货员有礼貌的招呼声,热情的服务态度。有一位女摊贩很自豪地对她说:“你在我这里买东西尽管放心好了。有一回一位外国顾客忘了钱包,我还主动归还她呢。”不过,那里也有故意抬高价敲“洋人”一把的货摊。一位意大利朋友,在那里买了一条裤子。花了三十五元外汇券。而后她眼见一位中国人只花了二十三元人民币。对那样的摊子,是难以问津的。北京的这条街虽然小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但却像一个小小的窗口,从那里可以看到今天北京商业的兴旺繁荣,帮助人们了解经济是如何搞活的。原来,由于这条街紧靠使馆区,1987年11月,有关执法部门联合作出决定:市场限一周拆除!也巧,这时报纸上正好登出徐年的一篇以“小小秀水街”为题的文章。一位副市长看到了,专门给区里打来电话,让先把这个市场保留下来。过了两天,这位副市长和区委书记又特地到市场转了一圈,问:“这市场一年上交的管理费和利税有多少?”答:“一百万!”好嘛,比一个五百人的工厂不软!”这两位市区领导当即拍板:“这个市场不但不能拆,还得办好!”

经营服装,原先为露天营业,决定立刻盖轻型结构的封闭式售货亭。没钱,发动商贩们自筹,每人三千元,共集资三十七万元,盖了一百三十二间小屋子。每人的集资款由以后应交的租用费偿还。门面有了,货色齐全,加之服务态度好,外宾蜂拥而至,一天到晚,热闹非常,小小秀水街名气愈来愈大了。

当然,在北京的这段生活,也有使徐年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北京上公共汽车,从来就不排队,乘客总是争先恐后往上挤。坐出租汽车,司机同志要先问到那里,近的不去,远郊不拉;并且对黑头发、黄头发,两种态度。一次,徐年与友人到元隆商店买东西,回校时想叫一辆出租车,但出租汽车站的人却说:“没有车,下班了。”那时才四点钟,外面还停着两辆车,汽车站房里坐着六个人谈天说笑,抽烟,可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黄头发”的外国人,却很快地坐上出租汽车走了。显然,这是误将徐年她们为中国人了。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深深地刻在了徐年的脑海里。

上图 徐年(右一)与泰国驻中国大使及夫人在一起。

左图 徐年(左二)同在中国留学的“中国通”们在一起。

还有一次,徐年在北大南门的中关村站要上332路公共汽车到动物园去。车里人挤,门口有一位老婆婆带着两大袋东西要下车,挡在她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不但不帮助这位老人下车,反而硬是不肯挪动一步,害得老人下不了车,耽误了全车乘客的时间,售票员和全车的人均取旁观者的态度。作为外国人,看到这种情景,她当时很不理解。暗自叹息: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不见了?

尽管徐年遇到了许多诸如此类令人不快的事,但她始终不改热爱祖国的初衷。她说:“我希望有一天,祖国这美丽画幅上擦去这不清洁的一笔,变得更美、更好、更令人向往。”

为了报答祖国对她的厚爱、老师对她的教诲、祖父对她的期望,她与同学们共同努力,为北大捧回“在京外国留学生‘中国通’电视大赛”的桂冠。她参加了“北京日报”威力杯《外国人看北京》征文活动。先后写出《长城·燕园·及其他》《小小秀水街》《看北大‘三角地’有感》等文章。其中《长城·燕园·及其他》获得征文一等奖。她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我愿……》更集中地表达了她对祖国的一往情深:

假如我是一把泥土,

愿砌在

长城砖缝内。

假如我是一滴雨水

愿洒在

黄河波浪间,

假如我是一颗星星,

愿镶在

北京夜空中。

雄伟、浩瀚、磅礴,

这一切的一切,

留在我心里,

是无边无尽的

思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