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总页数:68
页码范围:10-12
出版时间:1989年第07期 总第19期
文章作者:□李勇
文章编辑:
栏    目:改革时代

关于中国的自费大学生的反思

据一家刊物1989年第3期报道,1988年全国高校招收自费生已逾3万名。时隔不久,《光明日报》又以头版显要位置撰文说:“1988年各地政府统计的自费生数近5万人,而没有向政府备案由学校自招的加起来,估计超过10万人。”这10万人之众与国家计划招生总数64万相比,约占15%强,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3%的自费生招生比例。对于自费大学生如此迅猛激增的现象,有人认为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的标志,也有人不那么乐观,他们认为自费大学生的激增,潜伏着危机。是喜?是忧?是利?是弊?

自费大学生:改革的新生儿

国家教委有关人士指出,自费大学生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所谓自费大学生,就是政府允许一些高等院校,招收一定比例的自己交学费上大学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学费数额以各校实际培养费为基准。对自费大学生有项特殊规定:不转户口,不转粮食关系;不包分配,自谋职业;不享爱公费医疗……

他认为,允许符合条件的自费生上大学是高等院校计划招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尝试。它在保护一些基础学科、教育专业、艰苦行业的基础上,压缩指令性计划招生比例,增加调节性招生比例(包括代培生、自费生),试图打破过去的“统一招生,统一学制,统一教材,统一分配” 的封闭性教育体制,探索在高校招生、教学、分配的体制改革中走出一条新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事实如何呢?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徐教师介绍说,该校1988年招收外语专业自费生13人,经济管理专业自费生26人。这些自费生入学后,求知欲强,学习刻苦,学习风气好,大多数同学的成绩并不低于在校的公费生。其中第一学期单科不及格的仅4人,两科不及格的仅2人,补考后全都通过。由于自费生将要加入求职竞争的行列,促使该校经过“麻将热”、“经商热”的公费生们开始有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学风有所好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年级小玩、二年级大玩,三年级小干,四年级玩命干。”

与文科院校不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8年招收科技情报及信息系统专业和空调制冷专业自费生各30人。由于入学时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在校公费本科生相比差距较大,仅高等数学不及格的每个专业就有10多人,单科不及率高达30%。

显然,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自费生素质结构不尽相同,在校学习成绩也高低不一。但对自费生持赞同意见的人士认为,自费生与公费生智力差异不大,学习刻苦,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很快就会追上甚至超过公费生。自费生的增多和由于自费生别之于公费生的价值观念、家庭环境和社会期望,因之,他们所带给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微妙的:

——自费生打破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机制,使许多具有真才实学而只因一次考试失误的青年得以进入高等学府,弥补了高考的某些缺陷;

——招收自费生,使社会上具有一定资金和文化水平而又渴望上大学深造的人提供了机会,从而拓展了培养人才的新渠道。

——自费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因而不受地域限制,有助于实现“双向选择”和人才自由流动,使才尽其用,提高了智力投资的社会效益。

——当“麻将热”、“经商热”在校园里蔓延的同时,大多数自费生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无疑是对于公费生的一种挑战,有助于学风、校风的好转。

——招收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潜力,提高了教与学的积极性。

自费生的增多反映出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脑体倒挂、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但是科学知识并没有贬值,社会对知识的需要反而更高了,知识和知识分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下降。

总之,他们认为,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一直以自费为主,虽然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与之有所不同,但在国家无力向高校提供更多投资的情况下,利用社会闲散的消费资金,招收一定比例的自费大学生,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自费大学生带来的冲击波

1988年自费大学生的激增,使一部分人对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不安。他们认为,由于教育经费紧张,一些高校对招收自费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纷纷突破了国家计划内自费生招生比例。这种盲目性行为的后果,有可能阻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国家教委负责自费生管理的权威人士对这个问题,谈了看法。

他认为,1988年自费生的激增是计划外大量招生的直接结果。自费生激增使大学生总数急剧增加,这将会导致大学生总体结构与社会宏观需要的供求不平衡。如果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教辅设施,管理能力、社会局部需要、考生多寡等情况,自行确定招收不同专业的自费生,而不了解社会发展整体需要的宏观情况。从而造成微观内有计划而宏观计划失控的矛盾,以致影响到大学生与社会需要的供需不平衡。所以,无计划盲目招收自费生,可能造成某些专业的相对过剩,不利于国家的宏观调节。

计划外盲目招收自费生给政府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对于计划外的自费生,是否承认其学历是关键所在。一方面,如果承认学历,就意昧着承认计划外招生是合理的,无形中就会推波助澜,如果不承认学历,不仅会造成个人的经济损失,这部分人的就业也会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自费生的激增也冲击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当前,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规定,用人单位要先向人事部门造计划申请增干指标,才可以接收大学生,但是又规定每一个计划内大学生都带一个增干指标,所以,大学生毕业分配应该按号入坐。问题在于,不包分配的自费大学生们不可能全部流向个体企业、外资单位,而在增干指标一定的前提下,若给予自费生适当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职位,就势必冲击计划内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否则,增干指标就得增加,从而导致行政经费的增加。

计划外盲目招收自费生还可能威胁着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有的学校对超计划招生的后果估计不足,在招生时都很积极,可各种保障措施跟不上,造成了一些学校教学设施、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的全面恶化、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诸如自费生不转户口、粮食关系,副食供应不上,就会挤占国家对计划内大学生的副食补贴,直接影响到全校的生活水平;有个别学校在开学时,专业教师和教室都无法落实。

此外,有些人把政府将要试行的对计划内普通大学生征收少量学杂费与自费生的收费标准混同起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混乱。而招收自费生不坚持标准、坚持质量,就可能给人以“有钱就可以买文凭”,“有钱就有一切”的印象。

最后,他还认为,教育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一部分,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与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相互协调。由于缺乏与计划外大量招收自费生相应的改革措施,因而盲目招收自费生将会阻碍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整体性改革的进程。

激增与“和谐的增长

首都医学院一位青年教师在谈及自费生激增的问题时,引用了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在《突进与和谐的增长》一书中的观点。他认为,在世界改革浪潮的冲击下,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及古代文明的失落使东方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使想摆脱危机的人们选择了突进的发展形式,而突进势必会带来社会各因素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欲速则不达。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必须选择“和谐的增长”的发展形式。同理,正如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一样,自费生的激增是教育发展计划失控的必然结果。因此,唯一的对策就是调整招生计划,增加调节性计划比例,主要是自费生的招生比例。

据国家教委有关人士透露,政府将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自费生的政策制度及管理措施,并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

——从今年计划中减少一定比例的计划招生名额;

——严格控制教育经费,对超计划招收自费生的学校的教育经费要加以调整;

——对今年招收自费生标准要从严把握,按规定只有抵于本校录取分数线内20分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

——严格控制自费生的学费标准,按规定文科学费1700元/学年,理工科为2000元/学年。

竞争:自费生成才的出路所在

循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蕴含着潜在的危机,而危机中也存在发展的因素,危机与发展是并存的。尽管自费生只是高教改革中的一种尝试,但令人振奋的是大学生以自己的优异成绩树立了自身的社会形象,赢得了社会的承认。仅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就塑造了一大批优秀的自费大学生,请看海淀走读大学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

▲锅炉专业87届毕业生王虹等到北京节能锅炉厂工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虹主持设计的酒类老熟机,已在企业投入使用,她因此被破格提升为助理工程师。为此,《北京日报》以《大学生节能锅炉厂感到温暖》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

▲文秘专业87届毕业生胡斌到中华书局工作不到一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思想觉悟与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已经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计算机专业87届毕业生李晶仪到比特电子公司工作,很快就被提升为业务部经理;

▲计算机专业87届毕业生杨峭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

▲文秘专业87届毕业生茹宏在数十人的竞争中,考上了香格里拉饭店总经理秘书;……

自费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着信心,他们认为,自费生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1988年自费生激增的问题,他们认为,也许从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看,计划外自费生是个棘手的问题,好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超前过快了。而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看,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最近指出的那样,目前全国800万知识分子中,有141万中级职称和10万高级职称中的多数人,将在九十年代陆续退出第一线,21世纪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将发生严重问题。所以,在一定意义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是超前、过快,而是太慢了。社会的发展将使每个人都被抛向人才市场,那里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凭,也不仅仅是资力,而是真才实学的公平竞争。

自费大学生朋友们,路就在你的脚下。

题图 插图 王志威